周四清晨的湄河岸边,缅甸一侧的边境口岸挤得像早高峰的公交站——法新社镜头里,上百人背着鼓囊囊的行李袋站在河堤上,有人攥着皱巴巴的证件来回张望,有人抱着孩子坐在行李箱上,目光直勾勾盯着河对面的泰国方向,连脚下的拖鞋陷进泥里都顾不上拔。就在几个小时前,他们刚从缅甸妙瓦底的KK园区跑出来,而把这群人逼到边境的,是缅甸军方对这个“诈王国”的突然突袭。

KK园区超800人逃入泰国

“截至周四上午,已经有677人通过湄河进入泰国达府。”泰国达府副省长沙瓦尼的通报里藏着紧迫感,到当晚这个数字就破了700,还有更多人在边境铁丝网外排队——这些跨河而来的人,正被泰国移民警察和军方分批带到临时安置点,接下来要过的“第一关”是身份筛查:哪些是被拐卖到园区的受害者?哪些是参与过诈的涉案人员?“人道主义要讲,但法律红线不能踩。”沙瓦尼的话里,没有半点含糊。

KK园区超800人逃入泰国

能让几百人冒着风险连夜逃向边境,KK园区的“恐怖”早不是秘密。作为缅泰边境“最出名”的电信诈据点,这里的“业务”覆盖了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套路:“杀猪盘”里装着“甜蜜陷阱”,虚假投资APP连着境外服务器,甚至还有专门培训“话术”的“教室”——联合国去年的数据显示,东南亚电信诈年损失高达370亿美元,KK园区就是这条“黑色产业链”里最粗的“血管”。更让人咋舌的是,这个“血管”的“保护伞”一直明晃晃地挂着:2021年缅甸后,地方武装把园区当成“摇钱树”,收着“保护费”放任诈团伙扩张;缅甸军方也对其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——美国资深网络犯罪检察官埃琳·韦斯特戳破了窗户纸:“园区赚的黑钱,早成了武装势力维持运作的‘钱袋子’。”

KK园区超800人逃入泰国

这场“大逃亡”,其实是KK园区“崩塌”的信号。今年2月起,缅甸在国际压力下开始整治,已经遣返了7000多名涉案人员;泰国这边也没闲着,周三刚查封了柬埔寨参议员李永发的7000万泰铢资产——这个被美国制裁的“诈关联者”,旗下企业早被怀疑和KK园区有利益往来。更巧的是,泰国副长沃拉帕克·坦亚翁当天突然辞职,原因正是被曝“和柬埔寨诈集团有关系”。

KK园区超800人逃入泰国

边境上的人群还在增加,湄河里的船来来。有人逃出来时只带了一件换洗衣服,有人兜里还揣着没来得及销毁的诈话术本——他们的身份或许不同,但都在为KK园区的“末日”添上注脚。而更值得关注的,是这场逃亡背后的“连锁反应”:当缅甸军方终于对“保护伞”下手,当泰国开始查封关联资产,当美国的制裁落到具体的人头上,那些藏在边境背后的“诈网络”,是不是真的要“断链”了?

KK园区超800人逃入泰国

至少河岸边那些背着行李的人,已经用脚步写下了答案——曾经“密不透风”的KK园区,终于漏出了第一道光。而这道光的背后,是无数被诈摧毁的家庭,是跨国执法者的坚持,更是对“正义不会迟到”的最好注解。

(文中数据来源于法新社、泰国达府官方通报及联合国报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