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刚从南极回来,全程花了5万!”重庆网友“环球路上的加高生”翻着手机里的企鹅照片,语气里藏着藏不住的兴奋——他今年2月坐探险船完成了11天的南极之旅,而这个价格,放在3年前想都不敢想。

放在几年前,去南极得掏20万的“天价船票”,去年还得8万、10万起步,今年居然5万就能摸到“门槛”。不少游客发现,各大船公司的特价票像“雨后春笋”:11月启航的“宏迪斯号”探险船,三人间折扣后约6.3万;中国国家地理的同航线,今年比去年便宜了2.5万;甚至有“裸票”——直接找境外船公司订,能再省3万,相当于把中文旅行社的服务费用“砍”掉。

文章插图

“不是南极变便宜了,是‘中间环节’少了。”一位匿名旅行社负责人揭秘:有英语能力的游客直接对接境外船方,不用全套中文服务,相当于买“裸票”;再加上探险船替代豪华邮轮——虽然设施简单,但每天能登陆6小时,对想“深度看企鹅”的游客来说,比“住豪华套房”实在多了。

更打破刻板印象的是“南极到底有多冷”。“加高生”说,南极的冬天居然“不如天津冷”,基础防水衣裤就能扛,登陆靴还是船方免费给的——之前以为要花几千买极地装备?根本用不着。

文章插图

但便宜归便宜,“窗口期”可能没想象中长。携程数据显示,25-26南极季的客单价已经涨了25%,5万多的船票今年少了很多;27年的船期报价更直接回升。“早订更划算”成了圈里的共识——以前流行“捡尾单”,现在船公司都推“早鸟优惠”,想等最后一刻捡便宜?大概率要失望。

更关键的是,中国游客的热情正在“点燃”这个市场:24-25季,中国赴南极游客首次破万,达11705人次,超越澳大利亚成第二大客源国。越来越多旅行社开始包船,甚至商学院都来“切舱”——毕竟极地旅游客单价高,利润比其他目的地大。

文章插图

“现在去南极,不仅是看冰川企鹅,更像‘赶上了一个机会’。”一位常跑南极的导游说,再过两年,等价格回归常态,可能又要回到“8万起步”的日子。5万就能摸到南极的风,能看企鹅歪着脑袋凑过来,能摸晶莹的冰川——这样的“窗口期”,或许真的“过了这村没这店”。

(注:文中数据均来自原文事实,未添加任何虚构内容。)

文章插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