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6日晚,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暮色里,72岁的克里斯蒂娜·德基什内尔坐在自家客厅的电脑前,盯着Zoom界面里的法官和检察官,听完了长达600多页的起诉书——这场被阿根廷媒体称为“史上规模最大”的案审判,就以这样一场线上听证会,正式拉开了帷幕。
这场被叫做“笔记本案”的案件,核心其实是一本“司机的流水账”:2018年,阿根廷《民族报》曝光了联邦计划、公共投资和服务部一名司机的笔记本,上面详细记录了他10年间运送现金的行程——时间、路线、对接的人,甚至有时候现金太多数不清,就写“袋子重5公斤”。检方顺着这本笔记摸下去,最终把矛头指向了克里斯蒂娜:指控她是已故丈夫内斯托尔·基什内尔打造的“非法利益团体”头目,2007至2015年执政期间,通过“政府工程换商人贿赂”的模式,至少收受38笔现金,总金额1720万美元,而她是“最终受益人”。
此时的克里斯蒂娜,早已没了当年“阿根廷第一位民选女总统”的风光:今年6月,她因另一起案被判6年监禁,一直软禁在家;这次“笔记本案”,她又面临5到10年的刑期。但她显然没打算“沉默”——听证会刚结束,她就跑到X上发了条长文,把审判骂成“米莱政府的把戏”:“他们把案子冻在冰箱里,等要讨论就业和养老金的时候就拿出来解冻——这是给紧缩政策当遮羞布,是司法系统在帮着转移焦点!”
这场“史上最大”的审判,规模确实够“震撼”:87名被告里,有基什内尔派的前内阁部长,有跟政府合作的基建企业家;接下来每周要开一次听证会,明年3月改成每周两次,预计要审两年,还要传400多个证人。首次听证会开了4个多小时,法官念起诉书就念了快3小时,克里斯蒂娜全程没怎么发言,但她的态度已经写得明明白白——“我不会配合这场闹剧”。
对阿根廷人来说,这场审判早不是简单的“”。一边是前总统骂“政治迫害”,一边是现任政府要推“砍福利、松管制”的经济改革,司法流程里裹着的,是两派的权力博弈。就像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卖报的老人说的:“每次经济不好的时候,这个案子就会冒出来,这次也一样——他们不想让我们盯着养老金和工作,就拿审判当‘挡箭牌’。”
有意思的是,不管克里斯蒂娜怎么抗议,审判已经停不下来了;而不管审判结果如何,“笔记本案”都会成为阿根廷政坛的“经典戏码”——毕竟,当司法和政治缠在一起,故事永远比判决更有话题性。就像一位阿根廷记者说的:“这场审判的主角不是克里斯蒂娜,是阿根廷的‘政治生态’——它暴露的,是我们从没有真正把‘’和‘政治’分开过。”
接下来的两年里,每周一次的听证会,会成为阿根廷媒体的“固定节目”。而对克里斯蒂娜来说,她要面对的,不仅是法庭的判决,更是“政治对手”的目光——毕竟,当“笔记本案”和“经济改革”绑在一起,这场审判的意义,早就超出了法律的边界。